专任教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专任教师 > 正文

刘华军

发布人:经济学院  发布日期:2019-04-15  浏览次数:  

职称:二级教授

所在系:政治经济学系

职务:山东财经大学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科研团队负责人、经济数据量化分析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新时代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研究团队负责人、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创新团队负责人

电子邮箱:huajun99382@163.com


教师简介

刘华军,经济学博士,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科研团队负责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财政部首批绩效评价专家、山东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主要从事绿色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12项,出版专著3部,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经济学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近170篇,其中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8篇,入选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22年版)》。相关科研成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8项智库报告获省级主要领导批示。获评山东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入选山东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山东财经大学教学名师、山东财经大学最美教师、山东财经大学首批“青年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2017年)、特聘教授卓越人才(2019年)。指导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15次,获山东省级优秀硕士论文7次,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9次。

多年来,刘华军教授坚持“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协同的团队建设思路,先后发起成立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科研团队、经济数据量化分析教学创新团队、新时代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研究团队、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创新团队,以有组织科研带领团队成员不断深化绿色发展理论与应用研究、积极推动量化分析工具普及应用,聚焦新时代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创新方式方法讲好中国故事,科研团队先后入选山东财经大学优势学科人才团队(两轮支持)、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山东青年创新突击队、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山东省教育系统共产党员先锋岗。


教育背景

1996.09-2000.06,山东轻工业学院,工业外贸专业学士;

2002.09-2005.06,山东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5.09-2008.06,山东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2000.07-2002.08,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政府,镇长助理;

2008.07-2008.11,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2008.12-2013.11,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2013.12至今,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人才称号及获得荣誉

1. 2017年入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2. 2018年入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3. 2018年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4. 2020年入选财政部山东监管局绩效评价专家;

5. 2014年入选山东社会科学学科新秀;

6. 2023年入选山东省十佳研究生导师;

7. 2015年入选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8.2018年入选山东财经大学“学科建设先进个人”;

9. 2021年入选山东财经大学2021年度“最美教师”和教书育人楷模;

10. 2023年入选山东财经大学教学名师。


科研及教学奖项

1. 2017年获山东省第31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1/3;

2. 2022年获山东省第35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2/2;

3.2013年获山东省第27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1/2;

4. 2016年获山东省第30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1/1;

5. 2018年获山东省第32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2/3;

6. 2020年获山东省第34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1/2;

7. 2022年获山东省第35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1/2;

8. 2016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1/1;

9. 2015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1/1;

10. 2014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1/1;

11. 2017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2/3;

12. 2018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1/4;

13. 2020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1/2;

14. 2018年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3/8;

15. 2021年获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1/8;

16. 2021年获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2/4。


团队建设成绩

1. 2023年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科研团队入选山东省教育系统共产党员先锋岗;

2. 2021年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科研团队入选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

3. 2022年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科研团队入选山东青年创新突击队;

4. 2023年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科研团队入选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

5. 2016年、2019年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科研团队先后两次入选山东财经大学优势学科人才团队,获山东财经大学两轮支持。


学术与社会兼职

2014.11-2017-12,山东财经大学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2018.07-至今,山东财经大学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2020.07-至今,财政部山东监管局绩效评价专家;

2022.07-至今,济南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


研究领域、主讲课程与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绿色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新时代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

主讲课程为《经济数据量化分析:方法、工具与应用》,依托本科生的《经济学综合实验》、硕士生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博士生的《经济学方法论》,率先在山东财经大学构建了本硕博一体的经济数据量化分析课程体系。


论文:

[1]CSSCI论文(特类):刘华军;石印;郭立祥;乔列成.新时代的中国能源革命:历程、成就与展望[J].管理世界,2022,38(7):6-24.

[2] CSSCI论文(A1):刘华军;郭立祥;乔列成.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量化评估研究——基于边际减排成本视角[J].统计研究,2023,40(4):19-33.

[3] CSSCI论文(A1):刘华军;乔列成;郭立祥.减污降碳协同推进与中国3E绩效[J].财经研究,2022,48(9):4-17+78.

[4] CSSCI论文(A1):刘华军;乔列成;石印.重大国家战略区域视角下长江经济带与黄河流域生态效率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1,(10):73-81.

[5] CSSCI论文(A1):刘华军;郭立祥;乔列成;石印.中国物流业效率的时空格局及动态演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38(5):57-74.

[6] CSSCI论文(A1):刘华军;乔列成.中欧大气污染的空间交互影响网络与双边合作治理——基于大数据因果推断技术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21,38(2):45-56.

[7] CSSCI论文(A1):刘华军;雷名雨.交通拥堵与雾霾污染的因果关系——基于收敛交叉映射技术的经验研究[J].统计研究,2019,36(10):43-57.

[8] CSSCI论文(A1):刘华军;王耀辉;雷名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集聚及其演变[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36(7):99-116.

[9] CSSCI论文(A1):刘华军;雷名雨.中国结构红利的空间格局及其大国雁阵模式[J].中国软科学,2019,(3):86-102.

[10] CSSCI论文(A1):刘华军;彭莹;裴延峰;贾文星.全要素生产率是否已经成为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决定力量[J].财经研究,2018,44(6):50-63.

[11] CSSCI论文(A1):刘华军;杜广杰.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关联研究[J].统计研究,2018,35(4):3-15.

[12] CSSCI论文(A1):刘华军;杜广杰.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与随机收敛检验——基于2000~2013年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34(10):43-59.

[13] CSSCI论文(A1):刘华军;裴延峰.我国雾霾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J].统计研究,2017,34(3):45-54.

[14] CSSCI论文(A1):刘华军;陈明华;刘传明;孙亚男.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溢出网络结构及动态交互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34(1):113-129.

[15] CSSCI论文(A1):刘华军;何礼伟.中国省际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基于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的再考察[J].财经研究,2016,42(2):97-107.

[16] CSSCI论文(A1):刘华军;刘传明;孙亚男.中国能源消费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5):83-95.

[17] CSSCI论文(A1):刘华军;鲍振;杨骞.中国品牌经济发展的空间非均衡与极化研究——基于2004-2011年中国品牌500强数据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12,38(8):84-95.

[18] CSSCI论文(A1):刘华军;赵浩.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地区差异分析[J].统计研究,2012,29(6):46-50.

[19] CSSCI论文(A1):刘华军.地理标志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品牌溢出效应——基于中国三部门地理标志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1,37(10):48-57.

[20] CSSCI论文(A1):刘华军;闫庆悦.贸易开放、FDI与中国CO2排放[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28(3):21-35.

[21] CSSCI论文(A1):刘华军;闫庆悦;孙曰瑶.碳排放强度降低的品牌经济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和消费者微观视角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1,(2):110-117.

[22] CSSCI论文(A1):刘华军;孙曰瑶.厂商市场份额的品牌经济模型及其现实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08,(1):77-86.

[23] CSSCI论文(A1):刘华军.品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引入品牌的需求曲线及其经济学分析[J].财经研究,2007,(1):36-43.

[24] CSSCI论文(A1):杨骞;刘华军.污染排放约束下中国水资源绩效研究——演变趋势及驱动因素分析[J].财经研究,2015,41(3):53-64.

[25] CSSCI论文(A1):杨骞;刘华军.污染排放约束下中国农业水资源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32(1):114-128+158.

[26] CSSCI论文(A1):陈明华;刘华军;孙亚男.中国五大城市群金融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分布动态:2003~2013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33(7):130-144.

[27] CSSCI论文(A1):杨骞;刘华军.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分解及影响因素——基于1995~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29(5):36-49+148.

[28] CSSCI论文(A1):杨骞;刘华军.中国烟草产业行政垄断及其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4):51-61.

[29] CSSCI论文(A1):冯林;刘华军;王家传.政府干预、政府竞争与县域金融发展——基于山东省90个县的经验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6,(1):30-39.

[30] CSSCI论文(A2):刘华军;郭立祥.中日韩大气污染的空间交互影响研究[J].地理科学,2023,43(9):1672-1679.

[31] CSSCI论文(A2):刘华军;田震.新时代十年中国高质量发展之路——历程回顾、成效评估与路径展望[J].经济学家,2023,(7):25-35.

[32] CSSCI论文(A2):刘华军;田震;石印.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空间差异及其双维内在结构解析:2000—2019年[J].地理研究,2023,42(3):857-877.

[33] CSSCI论文(A2):刘华军;孙东旭;丁晓晓.中国居民收入的南北差距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22,(4):30-43+126-127.

[34] CSSCI论文(A2):刘华军;邵明吉;石印;郭立祥.“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大气污染的空间交互影响网络及其结构特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32(6):76-83.

[35] CSSCI论文(A2):刘华军;石印;乔列成;郭立祥.中国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时空格局及收敛检验[J].中国人口科学,2020,(6):41-53+127.

[36] CSSCI论文(A2):刘华军;邵明吉;王耀辉.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网络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20,42(6):1-12.

[37] CSSCI论文(A2):刘华军;王耀辉;雷名雨;杨骞.中美大气污染的空间交互影响——来自国家和城市层面PM_(2.5)的经验证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3):100-105.

[38] CSSCI论文(A2):刘华军;乔列成;孙淑惠.黄河流域用水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动态演进[J].资源科学,2020,42(1):57-68.

[39] CSSCI论文(A2):刘华军;曲惠敏.黄河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格局及动态演进[J].中国人口科学,2019,(6):59-70+127.

[40] CSSCI论文(A2):刘华军;孙淑惠;李超.环境约束下中国化肥利用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J].农业经济问题,2019,(8):65-75.

[41] CSSCI论文(A2):刘华军;石印;雷名雨.碳源视角下中国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及其结构分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8):87-93.

[42] CSSCI论文(A2):刘华军;贾文星.不同空间网络关联情形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检验及协调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2019,(3):104-124.

[43] CSSCI论文(A2):刘华军;贾文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网络关联及收敛性检验[J].地理科学,2019,39(5):726-733

[44] CSSCI论文(A2):刘华军;彭莹.雾霾污染区域协同治理的“逐底竞争”检验[J].资源科学,2019,41(1):185-195.

[45] CSSCI论文(A2):刘华军;雷名雨.中国雾霾污染区域协同治理困境及其破解思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28(10):88-95.

[46] CSSCI论文(A2):刘华军;邵明吉;吉元梦.中国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分布动态演进——基于县域碳排放数据的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21,41(11):1917-1924

[47] CSSCI论文(A2):刘华军;吉元梦.大气污染全球不平等的时空格局与演进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6):39-44.

[48] CSSCI论文(A2):刘华军;彭莹;贾文星;裴延峰.中国三大市场空间一体化及其网络结构研究——基于价格信息溢出视角的实证考察[J].当代经济科学,2018,40(5):79-89+127.

[49] CSSCI论文(A2):刘华军;李超;彭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区域协同提升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8,(4):30-41+126.

[50] CSSCI论文(A2):刘华军;彭莹;贾文星;裴延峰.价格信息溢出、空间市场一体化与地区经济差距[J].经济科学,2018,(3):49-60.

[51] CSSCI论文(A2):刘华军;杜广杰.中国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分布动态演变——基于城市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7,(3):17-29+126.

[52] CSSCI论文(A2):刘华军;孙亚男;陈明华.雾霾污染的城市间动态关联及其成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3):74-81.

[53] CSSCI论文(A2):刘华军;杜广杰.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空间格局与分布动态演进——基于161个城市AQI及6种分项污染物的实证[J].经济地理,2016,36(10):33-38.

[54] CSSCI论文(A2):刘华军;刘传明;陈明华.中国工业CO2排放的行业间传导网络及协同减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4):90-99.

[55] CSSCI论文(A2):刘华军;刘传明.京津冀地区城市间大气污染的非线性传导及其联动网络[J].中国人口科学,2016,(2):84-95+128.

[56] CSSCI论文(A2):刘华军;刘传明.城镇化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双向反馈效应——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组的经验估计[J].农业经济问题,2016,37(1):45-52+110-111

[57] CSSCI论文(A2):刘华军;刘传明;杨骞.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及其来源——基于网络分析视角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15,(10):28-35.

[58] CSSCI论文(A2):刘华军;张耀;孙亚男.中国区域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0-2013年省际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J].经济评论,2015,(5):59-69.

[59] CSSCI论文(A2):刘华军;张耀;孙亚男.中国区域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时滞变化——基于DLI指数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5,(4):60-71+127.

[60] CSSCI论文(A2):刘华军;张权;杨骞.城镇化、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及中国的实证[J].农业技术经济,2014,(10):95-105.

[61] CSSCI论文(A2):刘华军;杨骞.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TFP增长的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J].管理科学,2014,27(5):133-144.

[62] CSSCI论文(A2):刘华军;何礼伟;杨骞.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非均衡及分布动态演进:1989~2011[J].人口研究,2014,38(2):71-82.

[63] CSSCI论文(A2):刘华军;杨骞.环境污染、时空依赖与经济增长[J].产业经济研究,2014,(1):81-91.

[64] CSSCI论文(A2):刘华军;鲍振;杨骞.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分布动态与演进趋势[J].资源科学,2013,35(10):1925-1932.

[65] CSSCI论文(A2):刘华军.中间产品价格理论研究综述[J].产业经济研究,2007,(1):56-63.

[66] CSSCI论文(A2):刘华军;张权.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非均衡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3,(3):77-84+127-128.

[67] CSSCI论文(A2):刘华军;鲍振;杨骞.中国农业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及其分布动态演进——基于Dagum基尼系数分解与非参数估计方法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3,(3):72-81.

[68] CSSCI论文(A2):刘华军;赵浩;杨骞.中国品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与影响因素——基于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与中国品牌500强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12,(3):57-65.

[69] CSSCI论文(A2):刘华军.品牌的经济学分析:一个比较静态模型[J].财经科学,2006,(8):60-66.

[70] CSSCI论文(A2):刘华军;赵浩.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均衡与极化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25(5):44-53.

[71] CSSCI论文(A2):刘华军.国际贸易中的品牌壁垒及其跨越——基于品牌经济学视角的理论与策略研究[J].经济学家,2009,(5):87-92.

[72] CSSCI论文(A2):刘华军;张权;杨骞.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的非均衡与极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33(9):1-7.

[73] CSSCI论文(A2):赵传松;刘华军.基于城市群视角的中国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33(2):134-142.

[74] CSSCI论文(A2):陈明华;刘华军;孙亚男;何礼伟.城市房价联动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69个大中城市月度数据的经验考察[J].南方经济,2016,(1):71-88.

[75] CSSCI论文(A2):陈明华;张彦;徐银良;刘华军.金融投机因素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动态影响分析——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视角[J].宏观经济研究,2014,(11):119-126+148.

[76] CSSCI论文(A2):杨骞;刘华军.技术进步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分解[J].经济评论,2014,(6):54-62.

[77] CSSCI论文(A2):杨骞;刘华军.中国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的随机收敛研究——基于两类碳排放指标的再检验[J].经济评论,2013,(4):73-80.

[78] CSSCI论文(A2):杨骞;刘华军.中国卷烟品牌集中的脆弱性分析[J].经济学家,2010,(3):103-104.

[79] CSSCI论文(A2):高宇;刘华军.不确定性产生的根源及其降低机制[J].财经科学,2008,(1):80-87.

[80] CSSCI论文(A2):沈丽;刘媛;刘华军;李文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空间溢出及其解释——基于关系数据的研究[J].财政研究,2019,(3):79-92.

[81] CSSCI论文(B):刘华军;郭立祥.中国创新力的空间差异及其来源结构分解[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1,37(4):125-136.

[82] CSSCI论文(B):刘华军;郭立祥;武荣伟.雾霾污染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人口普查和1%抽样调查资料的分析[J].南方人口,2022,37(1):15-26.

[83] CSSCI论文(B):刘华军;邵明吉;孙东旭.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历程与重大成就——基于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性的考察[J].经济问题探索,2022,(9):133-147.

[84] CSSCI论文(B):刘华军;邵明吉;郭立祥.新时代的中国大气污染治理之路——历程回顾、成效评估与路径展望[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3,(2):66-79.

[85] CSSCI论文(B):刘华军;丁晓晓;孙东旭.中国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与分布动态演进趋势[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3,39(5):32-49.

[86] CSSCI论文(B):刘华军;曲惠敏.中国城市创新力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J].财贸研究,2021,32(1):14-25.

[87] CSSCI论文(B):刘华军;石印.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分异与提升潜力[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35(6):51-64.

[88] CSSCI论文(B):刘华军;雷名雨.中国雾霾污染联防联控的区域范围优化分析[J].人文杂志,2019,(2):121-128.

[89] CSSCI论文(B):刘华军;贾文星;彭莹;裴延峰.区域经济的空间溢出是否缩小了地区差距?——来自关系数据分析范式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9,35(1):122-133.

[90] CSSCI论文(B):刘华军;李超;彭莹;贾文星.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不平衡及其成因解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8,39(5):116-121.

[91] CSSCI论文(B):刘华军;裴延峰.经济发展与中国城市雾霾污染——基于空间关联网络情形下的考察[J].城市与环境研究,2018,(3):15-41.

[92] CSSCI论文(B):刘华军;贾文星;彭莹;裴延峰.中国城市群发展的空间协同性测度及比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8,34(5):47-58.

[93] CSSCI论文(B):刘华军;李超.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其结构分解[J].上海经济研究,2018,(6):35-47.

[94] CSSCI论文(B):刘华军;裴延峰;贾文星.中国城市群发展的空间差异及溢出效应研究——基于1992—2013年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考察[J].财贸研究,2017,28(11):1-12.

[95] CSSCI论文(B):刘华军.生态文明视阈下中国环境污染排放绩效的演变与驱动[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32(1):13-23.

[96] CSSCI论文(B):刘华军;刘传明.环境污染空间溢出的网络结构及其解释——基于1997-2013年中国省际数据的经验考察[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7,33(1):57-64.

[97] CSSCI论文(B):刘华军;何礼伟.中国地区差距及其演变(2000-2012)——基于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的再考察[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31(1):141-146.

[98] CSSCI论文(B):刘华军;杨骞.金融深化、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及中国的实证[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4,29(2):86-95.

[99] CSSCI论文(B):刘华军;张权;杨骞;杨宝利.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非均衡及其与地区经济差距的关系[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4,30(2):53-59.

[100] CSSCI论文(B):刘华军;赵浩;杨骞.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分布的极化研究[J].财贸研究,2013,24(3):84-90.

[101] CSSCI论文(B):刘华军;杨骞.电视剧翻拍成同名电影的成功驱动因素——基于品牌延伸视角的理论框架与案例检验[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4):102-107.

[102] CSSCI论文(B):刘华军.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来自中国时间序列和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上海经济研究,2012,24(5):24-35.

[103] CSSCI论文(B):刘华军.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品牌定价权模型与品牌战略模式[J].当代财经,2010,(8):74-80.

[104] CSSCI论文(B):刘华军;鲍振.中国金融发展的空间非均衡与极化研究[J].当代财经,2012,(9):45-53.

[105] CSSCI论文(B):刘华军;闫庆悦;秦阳.中国生物质能发电定价机制与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9):121-127.

[106] CSSCI论文(B):刘华军.品牌持续性的动态需求函数模型与案例解释[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33-38.

[107] CSSCI论文(B):刘华军;闫庆悦;孙曰瑶.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于时间序列与面板数据的经验估计[J].中国科技论坛,2011,(4):108-113.

[108] CSSCI论文(B):刘华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视角[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1):9-14.

[109] CSSCI论文(B):刘华军.新制度经济学与品牌经济学分析范式的比较研究[J].天府新论,2007,(5):38-41.

[110] CSSCI论文(B):刘华军.品牌进入次序优势的经济解释[J].经济经纬,2007,(4):113-116.

[111] CSSCI论文(B):刘华军.品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引入品牌的需求曲线及其经济学分析[J].经济经纬,2006,(6):111-114.

[112] CSSCI论文(B):刘华军.引入品牌的需求曲线及其经济学分析[J].天府新论,2006,(6):45-49.

[113] CSSCI论文(B):刘华军.企业增长的动态理论——品牌模型及其应用[J].当代财经,2006,(9):58-64.

[114] CSSCI论文(B):刘华军.现代经济增长的综合分析框架:分工—制度—品牌模型[J].财贸研究,2006,(4):1-7.

[115] CSSCI论文(B):刘华军.论政府规制均衡及均衡的动态调整[J].财贸研究,2004,(4):7-10+19.

[116] CSSCI论文(B):杨骞;刘华军.绩效评估视角下我国CO2排放的地区差异及随机收敛[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4,30(1):140-148.

[117] CSSCI论文(B):杨骞;王弘儒;刘华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来自山东省会城市群的经验证据[J].城市与环境研究,2016,(4):3-21.

[118] CSSCI论文(B):杨骞;秦文晋;刘华军.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吗?[J].上海经济研究,2019,(6):83-95.

[119] CSSCI论文(B):陈明华;刘华军;孙亚男;徐春霞.中国五大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及溢出效应[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3):57-63.

[120] CSSCI论文(B):孙亚男;刘华军;崔蓉.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来源及其空间相关性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视角[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31(2):4-15.

[121] CSSCI论文(B):孙亚男;刘华军;刘传明;崔蓉.中国省际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性及其效应研究——基于SNA的经验考察[J].上海经济研究,2016,(2):82-92.

[122] CSSCI论文(B):崔蓉;刘华军.中国旅游产业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31(5):26-34.

[123] CSSCI论文(B):杨骞;刘华军.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分布的随机收敛研究——基于地区、部门和行业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4):70-77+160.

[124] CSSCI论文(B):杨骞;刘华军.中国碳强度分布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基于1995-2009年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2,(2):87-98.

[125] CSSCI论文(B):杨骞;刘华军.中国核电安全规制的研究——理论动因、经验借鉴与改革建议[J].太平洋学报,2011,19(12):76-86.

[126] CSSCI论文(B):孙曰瑶;刘华军.选择与选择成本——品牌降低选择成本的机制分析[J].财经论丛,2008,(1):89-95.

[127] CSSCI论文(B):孙曰瑶;刘华军.经济研究中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J].宁夏社会科学,2007,(2):44-48.

[128]刘华军;张昊天.新时代十年中国网络强国建设之路[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3,35(5):5-19.

[129]刘华军;吉元梦;乔列成.高技术产品的全球贸易网络格局及社区结构演化[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1,33(3):20-32.

[130]彭莹;刘华军.产业结构优化对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增长的影响[J].环境经济研究,2019,4(3):92-112.

[131]刘华军;裴延峰;贾文星;彭莹.证券市场区域协调发展是否缩小了地区经济差距?[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8,30(5):27-38.

[132]刘华军;彭莹;贾文星;裴延峰.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差异及空间溢出效应——基于1992-2013年DMSP/OLS城市夜间灯光数据的考察[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29(5):25-35+53.

[133]刘华军;刘传明.中国能源强度的地区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基于DAGUM基尼系数分解和非参数估计的实证研究[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28(5):54-62.

[134]杨骞;刘华军.外商直接投资、空间溢出与能源效率[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27(3):1-9.


著作:

[1]孙曰瑶、刘华军:《品牌经济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孙曰瑶、曹越、刘华军:《品牌建设体系》,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刘华军:《品牌的经济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刘华军:《资源环境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差异及区域协调对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5]刘华军:《雾霾污染的空间关联与区域协同治理》,科学出版社,2021.

[6]刘华军、孙曰瑶、杨骞等:《新时代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22.

[7]刘华军、孙亚男等:《经济数据量化分析——方法、工具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智库建设与社会服务:

[1] 2023年5月,智库报告《统筹做好人财物三篇大文章,为深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有力保障》,山东省省委书记林武批示,排名3/3,通讯作者。

[2] 2023年4月,智库报告《关于加快构建城市更新价值良性循环体系的建议》,山东省副省长范波批示,排名1/2。

[3]2022年9月,智库报告《加快推动山东省开发林业碳票,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新方案》,时任山东省省委书记李干杰批示,1/6。

[4]2020年9月,智库报告《关于加快创建山东乡村旅游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议》,时任山东省副省长凌文批示,排名1/2。

[5]2018年12月,智库报告《大力发展山东省农村普惠金融,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重要支撑》,时任山东省副省长于国安批示,排名4/8。

[6]2018年1月,智库报告《加快推进山东省雾霾污染区域协同治理,为建设美丽山东提供有力支撑》,时任山东省省委书记刘家义批示,排名1/1。

[7]2015年12月,智库报告《关于加快建立山东省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建议》,时任山东省省长郭树清批示,排名1/7。

[8]2021年7月,《抓好全国碳市场“开市”的重大机遇》发表于大众日报,排名1/2。

[9]2021年4月,《“十四五”减污降碳,山东如何走在前列》发表于大众日报,排名1/1。

[10]2020年9月,《筑牢“好客山东”金字塔的坚实底座》发表于大众日报,排名1/2。

[11]2022年7月,《“双碳”时代旅游景区迎来创新发展机遇》发表于光明网,排名1/2。

[12]2022年4月,《推动“碳票”变“钞票”,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发表于光明网,排名1/2。

[13]2021年8月,《加快碳资产管理应用人才培养》发表于光明网,排名1/1。

[14]2021年8月,《加快形成碳达峰碳中和的消费拉力》发表于光明网,排名1/2。

[15]2021年6月,《以旅游景区门票革命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发表于光明网,排名1/4。

[16]2021年3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发表于光明网,排名1/2。


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的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源环境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差异及区域协调对策研究”(编号:13CJL069),排名1/9。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四五’时期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实现机制与政策体系研究”(编号:21BGL003),排名1/9。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电视媒介盈利的品牌延伸机制、路径与模式研究”(编号:10YJC860022),排名1/6。

[4]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大范围雾霾污染的空间动态关联效应及防控政策优化研究”(编号:17YJA790054),排名1/9。

[5]部省共建联合研究课题:“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研究及对策建议”,排名1/7。

[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品牌授权的旅游景区盈利机制与模式研究”(编号:2009ZRB0184),排名1/7。

[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源环境约束下区域经济增长绩效的空间收敛研究”(编号:ZR2013GM015),排名1/8

[8]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雾霾污染的城市间动态关联效应及协同治理机制研究: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编号:ZR2016GM03),排名1/9。

[9]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雾霾污染的空间动态交互影响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编号:ZR2019MG007),排名1/6。

[1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的整体特征、微观模式与影响因素研究”(编号:18CZKJ13),排名1/10。

[11]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黄河流域生态效率评价及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编号:20CJJJ29),排名1/6。

[1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大委托项目:“‘一群两心三圈’推动山东区域协调发展的成功模式研究”(编号:20AWTJ16),排名1/10。

[13]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雾霾污染的全球交互影响网络及协同治理战略研究”(编号:2020RWE001),排名1/4。